2019年4月11日上午,天目湖先進儲能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揭牌儀式在江蘇溧陽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立泉,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文亞,溧陽市人民政府市長徐華勤,中共溧陽市委副書記邵欽華,中共溧陽市委常委、江蘇中關村科技產業園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莊松年,中科院重大任務局材料能源處處長彭子龍,中科院納米先導專項首席科學家王琛,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資產辦主任、科技處副處長朱春麗,專家代表,合作單位代表以及天目湖先進儲能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全體員工近兩百人出席了此次揭牌儀式。
各位領導為研究院揭牌
揭牌儀式合影
領導致辭
院長李泓
首先,李泓院長從研究院的成立背景、戰略目標、發展歷程、運營模式、發展愿景、建設成果進行了詳細介紹。
李泓院長致辭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立泉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立泉介紹了自己從北京中關村到江蘇中關村的歷程,期待溧陽的生態環境和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祝愿在溧陽落地的研究院快速發展,圓夢電動中國,圓夢中國的偉大復興。陳院士賦詩一首,表達對于溧陽發展及儲能行業的期盼:杖朝老朽游南山,圓夢之旅聚中關,電動中國孕溧陽,綠水青山映田園。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立泉致辭
物理所黨委書記、副所長文亞
物理所黨委書記、副所長文亞指出,研究院的建立是依托于物理所在鋰電池研發方面40多年的積累,同時介紹了物理所“一村三湖”的戰略。研究院致力于科研成果的轉移轉化,符合中科院物理所“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的要求。同時,文亞書記向李泓研究員帶領的團隊表示祝賀,期望政府、業界、資本界支持研究院的發展。
物理所黨委書記、副所長文亞致辭
中共溧陽市委副書記邵欽華
中共溧陽市委副書記邵欽華表示,溧陽市委、市政府和江蘇中關村將一如既往、全力以赴支持研究院建設,把物理所的自主創新優勢與溧陽產業特色有機結合,推動更多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落地。同時期待現場簽約的戰略合作單位,以研究院為媒,與溧陽開展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交流合作,帶動更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溧陽,努力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中共溧陽市委副書記邵欽華致辭
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務局材料能源處處長彭子龍、中科院納米先導專項首席科學家王琛研究員
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務局材料能源處處長彭子龍,中科院納米先導專項首席科學家王琛研究員介紹了中科院納米先導科技專項的實施情況,肯定了李泓研究員領導的先導團隊所取得的成績,同時強調研究院需繼續堅持“目標清、可考核、用得上、有影響”的12字總要求,期待研究院在新能源領域作出更大更精彩的貢獻。
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務局材料能源處處長彭子龍致辭
簽約儀式
儀式上,江蘇中關村科技產業園管委會、天目湖先進儲能技術研究院和西門子工業軟件三方就戰略合作協議達成一致,江蘇中關村科技產業園管委會主任潘儒、天目湖先進儲能技術研究院院長李泓和西門子工業軟件大中華區副總裁王文華代表三方,簽約聯合共建工業4.0(溧陽)智能制造創新中心。
簽約成立工業4.0(溧陽)智能制造創新中心(前排左起,王文華、潘儒、李泓、后排左起:Pete L. Carrier、文亞、莊松年)
研究院與多家合作方簽署了合作協議,包括高校科研院所、行業優秀企業等。通過合作,強強聯合,銳意創新,推動我國新一代儲能技術持續進步。儀式結束后,院領導邀請全體嘉賓參觀了研究院科創場地。
研究院與戰略合作高校簽約
研究院與戰略合作企業簽約
研究院與合作孵化項目簽約
研究院與科學家代表簽約
建設成果
天目湖先進儲能技術研究院由中科院物理所與江蘇中關村科技產業園聯合創立。項目總投資5億元,科創和辦公區域共計51000平米,已有員工90人,其中院士1人、杰青2人,研究員8人,博士和碩士學歷以上人數超40%。研究院全面打造從“原始創新”、“技術培育”、“工程放大”到“產業孵化”的全鏈條發展模式,已建成了電池材料中試基地、動力電池中試基地、測試分析中心和失效分析中心,引進了5位入駐科學家,成立了7家孵化公司,獲批天目湖先進儲能技術研究院科技孵化園,聯合獲批國家級博士后工作站。
揭牌儀式現場
發展戰略
研究院將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慧聚原始創新,引領儲能產業。研究院立志發展成為開放包容、精益求精、誠實守信的儲能技術研發和分析測試的國際先進水平的平臺。通過研究院平臺,打破技術壁壘,尊重合作方彼此的知識產權和核心利益訴求,與國內外的企業、大學、研究機構、研發團隊、產業聯盟、政府組織密切協作,優勢互補,集思廣益,從而推動新一代儲能技術的不斷發展。
2025-09-15
2025-09-08
2025-09-08